.
筷子街历史文化④|70年前的三水“潮人”,在这里看电影吃糖水
粤有料 0 广东省佛山市
发布:2024-06-04 (16:45:54)

征集“老物件”!寻找西南筷子街那些年的故事


筷子街是三水中心城区发展的起点,也是一座城的回忆角落。随着征集活动的推进,越来越多承载着年岁月与记忆的旧物件、旧故事浮出水面,它们自带流量,它们等待揭晓,逛老街——可以谛听历史的足音;访文脉——可以追寻先贤的足迹;这里的每个角落,都流溢着文化传承的价值与人间烟火的魅力。



70多年前,为什么到筷子街看完电影,再到陈忠记糖水铺吃一碗豆腐花或者绿豆沙,才算得上是三水“潮人”?


两个因陈忠记糖水铺而结缘的小娃娃——当时年仅7岁的陈喜容和8岁的唐帼英,又是凭什么而结下跨越了70年的情谊?


答案,就散落在以昔日人民一路十四巷为圆心、方圆百米的范围内。也藏在陈喜容、唐帼英两位老人的话匣子中。


途中标红的地方便是昔日人民影剧院。西宣供图


1. 人民一路77号:陈忠记糖水铺

陈喜容和唐帼英已经77岁、78岁,但仍清晰记得孩提时代在筷子街挽手度过的时光。


“我们从小就认识,她住在人民一路77号,我住在人民一路58号,两家相隔不过50米。”在昔日故居前,唐帼英打开话匣子,娓娓道来。


二人相识,不仅是因为年纪相仿,还因为当时陈喜容的父亲陈江忠经营着一家名为“陈忠记”的糖水铺。店铺专卖豆腐花、绿豆沙,还有姜糖。在物资匮乏的年代,这些甜食都是小孩子眼里的珍宝。


陈喜容在陈忠记糖水铺旧址留影。杨立韵摄


陈忠记糖水铺创办人陈江忠在铺面前留影。受访者供图


时隔70年,唐帼英还记得当时到陈忠记买“糖头”“糖尾”的情景:“我们一群小孩子都把喜容的父亲叫‘忠伯’,那会儿,姜糖都是一颗一颗切下来卖的,一头一尾的那两颗分量特别大,忠伯也往往会把这两颗留给我们。”


一来二去,唐帼英与年纪相当的陈喜容成了好朋友。二人的友谊,也随着陈忠记糖水铺的美好回忆里而延续到今天。


年轻时的唐帼英。受访者供图


年轻时的陈喜容,摄于陈忠记糖水铺。受访者供图


“父亲不管是做豆腐花还是绿豆沙都十分考究,其炮制的豆腐花特别嫩滑,绿豆沙更是一绝,要先用江水把绿豆浸泡,再用大石磨慢慢碾磨,最后用滤网做隔纱。”陈喜容回忆,其父陈江忠祖籍潮州,曾经下南洋,在那里学习了制作豆腐花和绿豆沙的手艺。回国后随亲戚到西南定居,先是在街市卖菜,后改行卖豆腐花,最后租下人民一路77号,拥有了属于自己的铺面,商品类型也逐渐从豆腐花扩充至绿豆沙、鱼蛋面等。


也许是因为这段白手起家尤其是下南洋的经历,也许是因为已把三水当故乡,陈江忠待人平和、制作用心,他的糖水铺在街坊中口碑十足,生意红红火火。


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,陈忠记糖水铺与梁记、林燊记、梁九记、黄飞记等糖水铺合称“筷子街五记”。


陈喜容(左)和唐帼英(右)带记者重回筷子街寻找昔日的家。杨立韵


2.人民一路十四巷:三水首座影剧院


陈忠记的发迹史,实则也是筷子街商业繁荣的一个缩影。明清两代,随着西南涌航运的兴起,筷子街所在的西南街道成为当时的重要水上交通枢纽,走卒贩夫之徒、引车卖浆之人、说书卖艺之辈,在筷子街汇聚,到清末民初年间,筷子片区有过千间店铺,涵盖约180种不同的行业。


在商业活动的推动下,筷子街进入“拔节生长”的高速发展期。一座座竹筒屋沿着北江大堤纵横交织,从近到远依次被街坊们称为一街、二街、三街和四街。一、二街的历史最老,且一街由于靠近码头,设有火柴厂、印刷厂、竹篾社,不少街坊就近就业。二街多骑楼,骑楼下往往是商铺。三街、四街靠近农田,街坊们大多从事耕作。


这是数代人、无数人用勤劳和智慧描绘的专属筷子街的风情画。在画中稳据C位的,当属位于人民一路十四巷的三水人民影剧院。


昔日影剧院已经改建为停车场,唐帼英(左)陈喜容(右)。杨立韵


1950年,三水人民影剧院建成,为单层瓦顶的砖木结构。主楼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,观众厅内设阶梯式座位1100多个。自诞生之日,该影院就见证着三水人民的“潮生活”生活之变。


早期,人民影剧院以革命题材的折子戏演出为主,如《沙家浜》《智取威虎山》《白毛女》《红灯记》等,票价从几分钱到1毛钱。“当时我们买不到票去看,就趴在台阶外,每当门口那个大幕被拉起,我们就凑上前看,光是看看舞台上五光十色的戏服就很满足。”陈喜容说。


影剧院的老照片:前排抱小孩的叫张康英,当过售票员,后来在文化局退休。西宣供



改革开放后,港产片盛行,群众看电影热情高涨,几乎场场爆满,票价也随之涨至2毛钱一张。以1988年的统计数据为例,当年完成放映场次1403场,接待观众达346454人次。同时,该院还是三水粤剧、戏剧文化活动的最主要场所,鼎盛期的一部戏剧《小刀会》曾连续演出20场,门票甚至从2毛炒到5毛。在当时,筷子街一带有众多茶楼、烟酒店、冰室、宵夜档,看电影,成为那个年代最时髦的文化生活。到20世纪90年代末,人民影剧院因年久失修而拆除,其原址改建为如今的皓晖养老院停车场。


影剧院职工留影。西宣供图


“有一天晚上,在影剧院散场的时候忽然停了电,我的父亲当机立断,在店门外举起两盏煤油灯,避免了散场的人群出现践踏事故。在当时,煤油是凭票供应的。”陈喜容给记者讲述了有关筷子街的最后一个回忆。


讲述完心底的故事,两位古稀老人的话匣子也缓缓闭上。时光长河中,糖水铺不在了,影剧院也没了,但漫长人生的体悟,像极了八个字——爱有恩慈,情出默然。


故事里的那些人那些事,眼里都满是未来和希望,也只有未来和希望,那是年轻时候特有与才有的相信与追求,也是筷子街蓬勃发展的时代。如今眼前的她们,鬓也微霜,铅华洗尽的眼里,更多的是烟火和生活,乡情和眷恋,生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,时代的波澜壮阔与落寞谢幕,在如今看来无非是“不过如此”或“弥足珍贵”,但是,不经过这些,年轻时候的又怎么可能悟得到呢?暮年的自己,又怎么会相信呢?


这便是筷子街,也是两位老人的回忆角落。它见证着“潮人潮事潮生活”的落幕,又在活化改造中,等待着涅槃、重生,等待着下一次生活力的喷薄。




三水“筷子街”,有何特别?


三水筷子街,即西南街道的人民一、二路和中山路的统称,因为人民路和中山路平行,街面又窄又长,看似一双筷子,故得名“筷子街”。


“筷子街”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明代。据《三水县志》记载,人民路筑于明代,西起云秀山西段,东至如今的环城路,清代时一度改名为“高街”。1949年以后,县人民政府、县人民医院等重要机构沿此分布。中山路则原为肄江的冲积地,明末清初始建商铺,老三水人耳熟能详的万国酒店、西南百货商店等均分列于此。


可以说,筷子街是三水政治、商业、文化中心从河口迁至西南的历史见证,间接回答了西南何以取代河口成为县治的疑问——这是城市发展的印记,是西南街道的根,也是三水何以写好老城活化的答案所在。


来源: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、水韵西南


编辑:李大米

审核:龙少




文章仅供学习,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18942444277删除!
关闭
账号登录